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护理专业
专业代码:720201
教育类型:中等职业教育
学历层次:中专层次
应往届初中、高中、职高毕业生及退伍军人、社会人员
基本学制3年
(一)职业面向
所属 专业大类 | 所属 专业类 | 对应 行业 | 主要 职业类别 | 主要岗位群 或技术领域 | 职业资格 证书 |
医药卫生 大类 | 护理类 | 卫生 | 内科护士 儿科护士 急诊护士 外科护士 社区护士 妇产科护士 | 临床护理 社区护理 康复护理 | 护士执业资格证 养老护理员 |
职业证书
类别 | 序号 | 项目 | 等级 | 融通课程 |
通用 证书 | 1 |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证书 | A级 | 英语 |
2 | 国家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 | 二级乙等 | 语文 | |
3 | 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 | 一级 | 计算机基础 | |
职业资格 证书 | 4 | 护士职业资格证 | 初级 | 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等 |
5 | 养老护理员 | 高级 | 社区与老年护理学 |
工作岗位 | 典型工作任务 | 职业能力要求 |
临床护理 | 内科病人系统化整体护理及护理管理 外科及围手术期病人系统化整体护理及护理管理 妇产科病人系统化整体护理及护理管理 儿科病人系统化整体护理及护理管理 急诊科及各科急救病人系统化整体护理及护理管理 | 具有对成年疾病病人护理的能力;具有对孕产妇及新生儿病人的护理能力;具有对儿童病人的护理能力;具有对老年疾病病人的护理能力;具有对其它专科疾病病人的护理能力;具有对各种病人施行饮食护理和饮食指导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及与人相处的能力和职业素养。 |
社区护理 | 社区家庭常见病预防及健康教育 社区家庭疾病护理 社区家庭急救 社区家庭保健及康复 社区家庭营养护理指导 家庭常见病预防指导 计划生育指导 社区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 | 具有对社区家庭常见病、多发病护理及管理的能力;具有对社区家庭疾病预防、保健的护理能力;具有对社区家庭康复护理的能力;具有对社区家庭人群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的能力;具有对社区家庭不同群体进行营养指导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职业行为。 |
老年护理 | 福利院老年护理 福利院营养指导及饮食护理 福利院常见病预防及健康教育 老年急救 老年康复护理及指导 福利院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 | 具有对老年群体疾病护理的能力;具有对老年人疾病预防的能力;具有对老年人保健护理的能力;具有对老年人康复护理的能力;具有对老年人营养护理指导的能力;具有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 |
(三)职业岗位分析
六、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医院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的护理岗位,能够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健康保健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
(1)具有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3)具有运动生理常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具有卫生保健和心理疏导的相关知识。
(4)具有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等公共基础知识。
(5)具有本专业相关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常见病和多发病诊断、治疗的基本知识。
(6)具有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急、难、重症护理的基本知识,专科护理和重症监护的知识。
(7)具有本专业必需的伦理学、心理学、人际沟通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有规范、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能熟练运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
(4)具有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
(5)能够独立进行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
(6)具有完整记录护理过程的能力。
(7)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维护能力。
(二)课程体系
(三)课程设置
本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1.公共基础课程
(1)公共必修课程:体育与健康(基础模块)、信息技术、语文、英语(基础模块)、数学(基础模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公共艺术、历史、数学、军事教育。
(2)公共限选课程:体育与健康(拓展模块)、英语(职业模块)、数学(拓展模块)职业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物理、化学。
2.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课程、专业限选
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解剖学基础、生理学基础、病理学基础、药物学基础、健康评估。
(2)专业核心课程: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急危重症护理、老年护理、心理与精神护理。
(3)实践课程:跟岗见习、顶岗实习。
(4)专业限选课程:公共卫生与健康知识普及、人文护理、中医传统文化。
(四)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要求
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要求
序号 | 课程 | 教学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护理学基础 | 能说出护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确立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能应用护理程序指导实践,能规范、熟练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能正确书写护理医疗文件,能初步分析和解决临床常见的护理问题。 | 144 |
2 | 内科护理 | 能说出内科常见疾病的概念、护理问题、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具有对内科常见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心理变化和治疗反应进行观察和初步分析及处理的能力,能正确书写内科护理记录,能配合医师对内科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抢救,能配合医师实施内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能运用内科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和人际沟通技巧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保健服务,开展健康教育。 | 126 |
3 | 外科护理 | 能说出外科有关疾病的概念、处理原则、护理问题、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手术室基本工作内容,能说出外科常见急危重症的救护原则和方法,能配合医师对外科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抢救,具有初步管理手术室和配合常见手术的能力,能运用外科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和人际沟通技巧,向个体、家庭及社区提供保健服务,开展健康教育。 | 126 |
4 | 妇产科护理 | 能说出妇产科常见病的护理评估、护理问题、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护理措施,能配合医师对妇产科常见急危重症患者实施抢救,能配合医师正确地进行妇产科主要护理技术操作,能运用妇产科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和人际沟通技巧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保健服务和健康教育。 | 72 |
5 | 儿科护理 | 能说出儿科常见疾病的概念、小儿生长发育规律、营养与喂养、计划免疫等知识,能说出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能配合医师对急危重症患儿进行抢救配合,能配合医师进行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能运用儿科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和人际沟通技巧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儿童保健服务和健康教育。 | 72 |
6 | 急危重症护理 | 能说出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观察、救治原则及护理,能正确实施常用急救护理技术,能进行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心电图机和除颤仪等仪器的基本操作。 | 46 |
7 | 老年护理 | 能说出老年人各系统的老化特征、心理变化特征、健康评估的方法和内容,日常生活护理、安全用药原则,常见健康问题及护理,能对老年人实施临终护理,能对老年各系统常见疾病实施护理。 | 30 |
8 | 心理与精神 护理 | 能说出心理社会因素对人的心理、精神健康的影响、神经症与精神障碍病人的特点以及护理措施,运用心理与精神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全民的精神卫生状况,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病率。 | 30 |
45 | 810 | ||||
18 | 326 | ||||
15 | 264 | ||||
36 | 646 | ||||
59 | 1068 | ||||
6 | 90 | ||||
合计 | 179 | 3204 |
课程类别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分类 |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 | ||||||||||
考核形式 | 课程学分 | 总 学时 | 理论学时数 | 实践学时数 | Ⅰ学年 | Ⅱ学年 | ||||||||
考试 | 考查 | 1学期 | 2学期 | 3学期 | 4学期 | |||||||||
20周 | 20周 | 20周 | 20周 | |||||||||||
公共 | 公共必修课程 | 1 | 体育与健康 (基础模块) | C | 1 | 2 | 3 | 54 | 0 | 54 | 2 | 2 | ||
2 | 信息技术 | B | 1.2 | 6 | 108 | 36 | 72 | 4 | 2 | |||||
3 | 语文 | A | 1.2.3.4 | 8 | 144 | 144 | 0 | 2 | 2 | 2 | 2 | |||
4 | 英语(基础模块) | A | 3 | 1.2 | 6 | 108 | 108 | 0 | 2 | 2 | 2 | |||
5 | 数学(基础模块) | A | 1.2 | 3 | 6 | 108 | 108 | 0 | 2 | 2 | 2 | |||
6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A | 1 | 2 | 36 | 36 | 0 | 2 | ||||||
7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A | 2 | 2 | 36 | 36 | 0 | 2 | ||||||
8 | 哲学与人生 | A | 3 | 2 | 36 | 36 | 0 | 2 | ||||||
9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A | 4 | 2 | 36 | 36 | 0 | 2 | ||||||
10 | 公共艺术 | B | 1 | 2 | 36 | 18 | 18 | 2 | ||||||
11 | 历史 | A | 1.2 | 4 | 72 | 72 | 0 | 2 | 2 | |||||
12 | 军事教育 | C | 1 | 2 | 36 | 0 | 36 | 1周 | ||||||
小计(公共必修) | 45 | 810 | 630 | 180 | 18 | 14 | 8 | 4 | ||||||
公共限选课程 | 13 | 体育与健康 (拓展模块) | C | 2.3.4 | 5 | 90 | 0 | 90 | 2 | 2 | 2 | |||
14 | 英语(职业模块) | A | 4 | 2 | 36 | 36 | 0 | 2 | ||||||
15 | 数学(拓展模块) | A | 4 | 2 | 36 | 36 | 0 | 2 | ||||||
16 | 职业素养 | A | 1 | 2 | 36 | 36 | 0 | 2 | ||||||
17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A | 2 | 2 | 36 | 36 | 0 | 2 | ||||||
18 | 物理 | B | 3 | 2.5 | 46 | 30 | 16 | 3 | ||||||
19 | 化学 | B | 4 | 2.5 | 46 | 30 | 16 | 3 | ||||||
小计(公共选修) | 18 | 326 | 204 | 122 | 2 | 4 | 5 | 9 | ||||||
合计(公共基础课程) | 63 | 1136 | 834 | 302 | 20 | 18 | 13 | 13 | ||||||
专业 | 专业基础课程 | 20 | 解剖学基础 | B | 1 | 4 | 72 | 36 | 36 | 4 | ||||
21 | 生理学基础 | B | 1 | 2 | 36 | 30 | 6 | 2 | ||||||
22 | 病理学基础 | A | 1 | 2 | 30 | 30 | 0 | 2 | ||||||
23 | 药物学基础 | B | 2 | 4 | 72 | 54 | 18 | 4 | ||||||
24 | 健康评估 | B | 2 | 3 | 54 | 36 | 18 | 3 | ||||||
小计(专业基础) | 15 | 264 | 186 | 78 | 8 | 7 | 0 | 0 | ||||||
专业核心课程 | 25 | 护理学基础 | B | 1.2 | 3 | 8 | 144 | 72 | 72 | 2 | 4 | 2 | ||
26 | 内科护理 | B | 3.4 | 7 | 126 | 100 | 26 | 4 | 4 | |||||
27 | 外科护理 | B | 3.4 | 7 | 126 | 100 | 26 | 4 | 4 | |||||
28 | 妇产科护理 | B | 3 | 4 | 72 | 60 | 12 | 4 | ||||||
29 | 儿科护理 | B | 4 | 4 | 72 | 60 | 12 | 4 | ||||||
30 | 急危重症护理 | B | 4 | 3 | 46 | 30 | 16 | 3 | ||||||
31 | 老年护理 | A | 4 | 2 | 30 | 30 | 0 | 2 | ||||||
32 | 心理与精神护理 | A | 3 | 2 | 30 | 30 | 0 | 2 | ||||||
小计(专业核心) | 36 | 646 | 482 | 164 | 2 | 4 | 16 | 17 | ||||||
实践课程 | 33 | 跟岗见习 | C | 6 | 108 | 0 | 108 | |||||||
34 | 顶岗实习 | C | 53 | 960 | 0 | 960 | ||||||||
小计(实践) | 59 | 1068 | 0 | 1068 | ||||||||||
专业限选课程 | 35 | 中医传统文化 | A | 1 | 2 | 30 | 30 | 0 | 2 | |||||
36 | 人文护理 | A | 2 | 2 | 30 | 30 | 0 | 2 | ||||||
37 | 公共卫生与健康知识普及 | A | 3 | 2 | 30 | 30 | 0 | 2 | ||||||
小计(专业限选) | 6 | 90 | 90 | 0 | 2 | 2 | 2 | |||||||
合计(专业技能课程) | 116 | 2068 | 758 | 1310 | 12 | 13 | 18 | 17 | ||||||
总计(必修+选修) | 179 | 3204 | 1592 | 1612 | 32 | 31 | 31 | 30 | ||||||
毕业考试:护理综合 | 每学期开课门次 | 15 | 13 | 12 | 11 | |||||||||
考试门次 | 7 | 6 | 6 | 6 | ||||||||||
考查门次 | 8 | 7 | 6 | 5 | ||||||||||
说明 | 护理专业共开设课程37门,3204学时,每18学时为1学分,合计179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程1136学时,占总学时的35.46%;理论教学1592学时,占总学时的49.68%;实践教学1612学时,占总学时的50.32%;选修课程416学时,占总学时的12.98%。 |
(一)教学要求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课程要按照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基础要求,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改革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专业(技能)课程按照护理岗位的能力要求,强化能力实践一体化教学,突出“做中学、学中教” 的职业教育特色,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职业资格考核要求,提倡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引导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强化 “教、学、做” 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
(二)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为课程改革、教与学的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工作应在规范性与灵活性的原则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教学资源, 深化产教融合,提高校内实训室课内外的使用效率,积极与校外实训基地协调合作,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衔接,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融合,各类比赛与日常教学融合,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临床工作过程对接,培养服务数字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师资队伍
类别 | 数量 | 具体说明 |
师资队伍结构 | 40人 |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双师”素质教师20名,占专任教师50%。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
专任教师 | 32人 | 1.具有本科及以上学位,与本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学科教育背景; 2.具有中等职业教师资格证书,并取得护理执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3.具有较强的教学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或科学研究、竞赛指导、社会服务等能力; 4.具有6个月及以上企业实践经历。 |
专业带头人 | 2人 | 具有副教授职称; 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护理行业、专业发展动态; 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 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 在护理领域或护理教育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
骨干教师 | 5人 | 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并富有创新精神; 近三年教学业务考核至少两次为“优秀”。 |
兼职教师 | 8人 | 1.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2.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 3.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或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完全能够胜任课程理论教学或实践教学; 4.具有较强的教学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或科学研究、竞赛指导、社会服务等能力。 |
(二)教学设施
1.校内实训室
我院建设有全仿真护理实训基地,设基础护理实训室、健康评估实训室、内科护理实训室、外科护理实训室、妇产科护理实训室、儿科护理实训室、老年护理实训室、综合护理实训室、PBL讨论室、急救护理实训室等,主要设施设备见下表。
序号 | 实验实训室名称 | 主要设施设备 | |
名称 | 数量 | ||
1 | 基础护理实训室 | 多功能护理床 | 1套/4学生 |
平车 | 1套/40学生 | ||
担架 | 1套/40学生 | ||
无菌操作台 | 1套/4学生 | ||
无菌物品 | 1套/4学生 | ||
口腔护理模型 | 1套/4学生 | ||
男、女导尿模型 | 1套/4学生 | ||
吸痰器 | 1套/40学生 | ||
氧气筒 | 1套/20学生 | ||
抢救车 | 1套/40学生 | ||
多功能静脉输液手臂 | 1套/4学生 | ||
洗胃机 | 1套/40学生 | ||
基础护理模型人 | 1套/4学生 | ||
血压计 | 1套/4学生 | ||
灌肠模型 | 1套/4学生 | ||
2 | 健康评估实训室 | 智能化胸腹部检查教学系统 | 1套/40学生 |
3 | 内科护理实训室 | 胸腔穿刺模拟人 | 1套/10学生 |
腹腔穿刺模拟人 | 1套/10学生 | ||
心电图机 | 1套/10学生 | ||
心电监护仪 | 1套/10学生 | ||
4 | 外科护理实训室 | 多技能外科训练组合模型 | 1套/20生 |
心包穿刺与心内注射模型 | 1套/20生 | ||
中心静脉穿刺注射躯干模型 | 1套/20生 | ||
常用手术器械包 | 1套/20生 | ||
骨科器械包 | 1套/20生 | ||
普外科急救器械包 | 1套/20生 | ||
气管切开器械包 | 1套/20生 | ||
腹部外科急救器械包 | 1套/20生 | ||
清创缝合包 | 1套/20生 | ||
胸腔穿刺包 | 1套/20生 | ||
腹腔穿刺包 | 1套/20生 | ||
骨髓穿刺包 | 1套/20生 | ||
5 | 妇产科护理实训室 | 孕妇产科检查模拟人 | 1套/20生 |
女性骨盆模型 | 1套/20生 | ||
高级妇科检查训练模型 | 1套/20生 | ||
综合母子急救模型 | 1套/20生 | ||
妇科检查床 | 1套/20生 | ||
胎儿监护仪 | 1套/40生 | ||
多普勒胎心监护仪 | 1套/40生 | ||
综合产床 | 1套/20生 | ||
难产示教训练模型 | 1套/20生 | ||
会阴切开缝合技能训练模型 | 1套/20生 | ||
外阴缝合练习模型 | 1套/20生 | ||
6 | 儿科护理实训室 | 抚触操作台 | 1套/20生 |
小儿模型 | 1套/5生 | ||
黄疸治疗仪 | 1套/40生 | ||
婴儿浴盆 | 1套/4生 | ||
暖箱 | 1套/40生 | ||
6 | 老年护理实训室 | 老年护理模型人 | 1套/20生 |
电动轮椅 | 1套/20生 | ||
多功能按摩床 | 1套/20生 | ||
老年步行辅助器械 | 1套/20生 | ||
7 | 急救护理实训室 | 心肺复苏模拟人 | 1套/4生 |
儿童心肺复苏模拟人 | 1套/4生 | ||
8 | 综合护理实训室 | 智能化综合医学综合模拟系统 | 1套/40生 |
电脑 | 1套/40生 | ||
多媒体 | 1套/40生 |
2.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建有满足护理专业实训要求,与学生规模相适应的、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分为教学见习基地和毕业实习基地两类。
选择教学医院、县级及以上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为教学见习基地。教学见习基地的临床指导教师、专业设施配备、业务范围能满足教学见习项目的要求。
学校与校外实训基地签订协议时,明确管理职责;学校设置专职管理部门,配备专职人员进行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学校与医院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三)教材选用
学校制订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学校党委会审核的教材 建设制度,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本专业教 材优先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规划教材。积极完善“书证融通”机制,将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贴合行业需求与岗位特色。积极收集中国卫生与健康指导委员会颁发的行业规则与条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评分标准以及专业相关最新进展信息,及时添加教学内容并更新相关教学知识。根据教学改革需要,部分课程可选用自编的活页式或手册式校本教材和实训指导。
(四)教学资源建设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 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使用学习通、雨课堂、职教云等进行网络授课,实现线上线下翻转课堂,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和教学质量。充分应用现有平台,完善在线课程、幕课、题库等数字资源建设,满足教学需要。 (五)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
2.经验教学法:课程由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3.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4.案例教学法:结合典型护理病例、设置悬念、调动兴趣、激励学生质疑教学内容,通过分组讨论、登台阐述观点等,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
5.翻转课堂教学法:是指学生在课前或课外观看教师的视频讲解,自主学习,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来讲授知识,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合作探究、完成学业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6.角色扮演教学法:是学习者在假设环境中按某一角色身份进行活动以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增强语言表达和护患沟通能力。
7.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在时间和空间上对课堂进行重构,实现课前关联已知、课中内化新知、课后巩固运用。
(六)教学评价
1.学生学习的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所有课程均参加考核。
2.课程考核分为考试、考查和选修3种,各门课程的考核必须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学期课程按学期分别计算,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未通过必修课程考核时,学参加补考、重修直到考试合格。
3.采取学生自评与互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管理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统一的原则进行评价。由班主任、教师、学生、行业、实习单位共同参与评价。
4.教师通过建立单元测试评价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通过建立核心课程的技能考核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
5.实践性强的课程均应进行技能考试,成绩按比例汇总入总分。
6.临床实习阶段实习基地要对学生在每一岗位的表现情况进行考核,并在实习手册中填写“临床实习考核表”。临床实习各科出科考核全部通过后,记为合格。
7.毕业考试课程为护理专业综合考试。
(七)质量管理
1.建立和完善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实现人才培养规格。
2.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专业教研室将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护理专业学生毕业要求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且成绩合格,体质健康测试达到合格及以上标准,修满本专业规定学分。
专业名称:药剂专业
专业代码:720301
教育类型:中等职业教育
学历层次:中专层次
应往届初中、高中、职高毕业生及退伍军人、社会人员
基本学制3年
(一)职业面向
所属 专业大类 | 所属 专业类 | 对应 行业 | 主要 职业类别 | 主要岗位群 或技术领域 | 职业资格 证书 |
医药卫生大类 | 药学类 | 卫生 | 药师 制药工程技术人员 医药商品购销员 | 药剂师 制药企业 医药物流企业 医药公司 生产技术管理 医药连锁店 药政管理部门 药品营销 药事管理 | 药(士) 健康管理师 |
(二)职业证书
类别 | 序号 | 项目 | 等级 | 融通课程 |
通用 证书 | 1 |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证书 | A级 | 英语 |
2 | 国家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 | 二级乙等 | 语文 | |
3 | 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 | 一级 | 计算机基础 | |
职业资格 证书 | 4 | 药(士) | 初级 | 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 |
5 | 健康管理师 | 高级 | 临床医学概要 |
(三)职业岗位分析
工作岗位 | 典型工作任务 | 职业能力要求 |
制剂生产 | 中药预处理、提取、浓缩与分离 固体制剂生产 液体制剂生产 灭菌制剂生产 半固体制剂生产 仪器设备维护与保养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 医院制剂相关文件管理 固体制剂生产 液体制剂生产 灭菌制剂生产 半固体制剂生产 仪器设备维护与保养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 | 具有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能力;具有固体制剂、液体制剂、灭菌制剂、半固体制剂的制备、生产和质量控制能力;具有常用辅料、包装材料性质判断及选用能力;具有常用制药设备基本结构、操作方法、日常维护能力;具有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学习和应用能力;具有基本安全生产知识;具有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诚实 守信、踏实认真、吃苦耐劳;具有质量安全和卫生意识。 |
质量控制 | 查阅质量标准 并出具检验报告 质量检验管理 | 具有按照质量标准进行相关检验操作的能力;具有常用分析方法的操作能力;具有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学习和应用能力;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 |
质量保障 | 检查生产现场 药品质量审核 GMP文件管理 制定SOP文件 质量管理 | 具有各剂型生产及质量控制能力;具有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学习及应用能力;能够按照质量标准进行相关检验操作;具有认真踏实、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具有质量安全和卫生意识。 |
处方调剂 | 处方审查 处方调配 发药交代 医患沟通 | 具有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的能力;能够按照处方要求进行处方审核、调配、复核、发药;能够按照医生处方和药品说明书进行进行发药;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具有医院药品管理、存储、摆放的能力。 |
药品经营 | 药品仓储 填写、审核药品进货单 药品货架摆放 GSP文件管理 药品进货质量管理 与客户沟通 药品物流渠道 谈判技巧 药品宣讲 | 具有处方药、非处方药的管理能力;具有药品促销模式探索能力;具有医保规范管理能力;具有药品仓储,填写、审核药品进货单的能力;具有GSP文件管理能力;具有药品进货质量管理能力;具有与客户沟通、协调的能力。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运用培养模式,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药学相关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卫生专业人才,培养从事药品调剂、药品生产、药品质量分析检验、药品使用、医药企业经营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
(1)具有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具有英语及药学专业英语知识。
(3)具有现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实际应用的基本知识。
(4)具有临床常用典型药物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等知识。
(5)具有医院药学的基本知识,知道药品的供应、调剂等药学技术服务知识。
(6)具有常见疾病的用药指导等与临床合理用药相关知识。
(7)具有药物制剂及药品检验的基本知识。
(8)具有药品营销和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
(9)具有药事管理的法规与政策。
(10)具有本专业必须的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3)具有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4)能够独立从事药品调剂、药品保管与养护等能力。
(5)具备常见疾病用药指导、静脉用药调配、药品生产、药品检验及药品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本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1.公共基础课程
(1)公共必修课程:体育与健康(基础模块)、信息技术、英语、语文(基础模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公共艺术、历史、数学、化学(基础模块)、军事教育。
(2)公共限选课程:体育与健康(拓展模块)、语文(职业模块)、职业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物理、化学(拓展模块)。
2.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课程、专业限选
(1)专业基础课程:解剖学基础、生理学基础、天然药物化学基础、微生物学基础、药物化学。
(2)专业核心课程:药理学、中医药基础、临床疾病概要、药物制剂技术、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品调剂技术、药物分析技术。
储存与养护技术。
序号 | 课程 | 教学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药理学 | 通过研究药物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运用药理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领域的基础知识,指导新药的临床研究和疾病临床治疗实践中的合理用药,使学生更好的服务临床,知道常见疾病的用药指导、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及预防、治疗药物监测与个体化给药。 | 108 |
2 | 中医药基础 | 能说出中药性能与使用禁忌及常用中药(中成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特殊使用方法、使用注意事项,学会判断人体功能状态(健康、疾病)及常见病因,学会正确理解并阐述中药(中成药)的性能、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学会中药汤剂的煎法并能够指导患者正确服用汤剂,具有常见病症的常用中药、中成药选择并指导合理使用的技能。 | 72 |
3 | 临床疾病概要 | 能说出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医学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能运用初步的临床医学知识将药理知识与疾病发病机制联系起来。 | 60 |
4 | 药物制剂技术 | 知道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知识,药物剂型和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合理应用、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各种剂型的制备原理,制剂生产中的基本单元操作及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等基本知识、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根据工艺流程及制备方法动手操作一些常见剂型的制备,具备制剂设计和制备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制剂质量问题的能力,具备使用各种大型仪器设备的能力,知道中、西药在储存保管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正确对药品进行储存、保管、养护,正确处理变质药品。 | 108 |
5 | 药事管理与法规 | 知道药事法规和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的基本知识,知道我国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具备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管理和监督的能力,学会运用药事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来指导、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 36 |
6 | 药品调剂技术 | 知道处方常用术语、处方类别、处方应付常规、配伍禁忌、处方的应用及处方的管理制度,药品包装辨别与说明书的使用、常见非处方药的使用指导和药物在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知道药品的剂量及用法、药物配伍及处方应对常规和药品的合理应用。知道社会药房、医院药房的基本结构和工作规程,常用剂型和摆放以及药品调剂的程序、注意事项。 | 108 |
7 | 药物分析技术 | 能运用滴定分析及数据处理方法,熟练进行酸碱滴定等操作,并准确处理实验数据。正确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分析仪器,准确读取和处理数据。 | 72 |
八、学时安排
45 | 810 | 26% | |||
18 | 326 | 10% | |||
16 | 288 | 9% | |||
31 | 564 | 18% | |||
59 | 1068 | 34% | |||
6 | 90 | 3% | |||
177 | 3146 | 100% |
药剂专业学时安排
药剂专业教学进程表
课程类别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分类 |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 | ||||||||||
考核形式 | 课程学分 | 总学时 | 理论 学时 数 | 实践学时数 | Ⅰ学年 | Ⅱ学年 | ||||||||
考试 | 考查 | 1学期 | 2学期 | 3学期 | 4学期 | |||||||||
20周 | 20周 | 20周 | 20周 | |||||||||||
公共 | 公共必修课程 | 1 | 体育与健康(基础模块) | C | 1 | 2 | 3 | 54 | 0 | 54 | 2 | 2 | ||
2 | 信息技术 | B | 1.2 | 6 | 108 | 36 | 72 | 4 | 2 | |||||
3 | 语文 | A | 1.2.3.4 | 8 | 144 | 144 | 0 | 2 | 2 | 2 | 2 | |||
4 | 英语(基础模块) | A | 3 | 1.2 | 6 | 108 | 108 | 0 | 2 | 2 | 2 | |||
5 | 数学(基础模块) | A | 1.2 | 3 | 6 | 108 | 108 | 0 | 2 | 2 | 2 | |||
6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A | 1 | 2 | 36 | 36 | 0 | 2 | ||||||
7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A | 2 | 2 | 36 | 36 | 0 | 2 | ||||||
8 | 哲学与人生 | A | 3 | 2 | 36 | 36 | 0 | 2 | ||||||
9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A | 4 | 2 | 36 | 36 | 0 | 2 | ||||||
10 | 公共艺术 | B | 1 | 2 | 36 | 18 | 18 | 2 | ||||||
11 | 历史 | A | 1.2 | 4 | 72 | 72 | 0 | 2 | 2 | |||||
12 | 军事教育 | C | 1 | 2 | 36 | 0 | 36 | 1周 | ||||||
小计(公共必修) | 45 | 810 | 630 | 180 | 18 | 14 | 8 | 4 | ||||||
公共限选课程 | 13 | 体育与健康(拓展模块) | C | 2.3.4 | 5 | 90 | 0 | 90 | 2 | 2 | 2 | |||
14 | 英语(职业模块) | A | 4 | 2 | 36 | 36 | 0 | 2 | ||||||
15 | 数学(拓展模块) | A | 4 | 2 | 36 | 36 | 0 | 2 | ||||||
16 | 职业素养 | A | 1 | 2 | 36 | 36 | 0 | 2 | ||||||
17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A | 2 | 2 | 36 | 36 | 0 | 2 | ||||||
18 | 物理 | B | 3 | 2.5 | 46 | 30 | 16 | 3 | ||||||
19 | 化学 | B | 4 | 2.5 | 46 | 30 | 16 | 3 | ||||||
小计(公共选修) | 18 | 326 | 204 | 122 | 2 | 4 | 5 | 9 | ||||||
合计(公共基础课程) | 63 | 1136 | 834 | 302 | 20 | 18 | 13 | 13 | ||||||
专业 | 专业基础课程 | 20 | 解剖学基础 | B | 1 | 4 | 72 | 36 | 36 | 4 | ||||
21 | 生理学基础 | B | 1 | 2 | 36 | 30 | 6 | 2 | ||||||
22 | 天然药物化学基础 | B | 3 | 4 | 72 | 48 | 24 | 4 | ||||||
23 | 微生物学基础 | B | 2 | 2 | 36 | 30 | 6 | 2 | ||||||
24 | 药物化学 | B | 3 | 4 | 72 | 48 | 24 | 4 | ||||||
小计(专业基础) | 16 | 288 | 192 | 96 | 6 | 2 | 8 | 0 | ||||||
专业核心课程 | 25 | 药理学 | B | 1.2 | 6 | 108 | 72 | 36 | 2 | 4 | ||||
26 | 中医药基础 | A | 3 | 4 | 72 | 48 | 24 | 4 | ||||||
27 | 临床疾病概要 | A | 2 | 3 | 60 | 60 | 4 | |||||||
28 | 药物制剂技术 | B | 3.4 | 6 | 108 | 72 | 36 | 2 | 4 | |||||
29 | 药事管理与法规 | A | 3 | 2 | 36 | 36 | 2 | |||||||
30 | 药品调剂技术 | B | 4 | 6 | 108 | 58 | 50 | 8 | ||||||
31 | 药物分析技术 | B | 4 | 4 | 72 | 48 | 24 | 4 | ||||||
小计(专业核心) | 31 | 564 | 394 | 170 | 2 | 8 | 8 | 16 | ||||||
实践 课程 | 32 | 跟岗见习 | C | 6 | 108 | 0 | 108 | |||||||
33 | 顶岗实习 | C | 53 | 960 | 0 | 960 | ||||||||
小计(实践) | 59 | 1068 | 0 | 1068 | ||||||||||
专业限选课程 | 34 | 中医传统文化 | A | 1 | 2 | 30 | 30 | 2 | ||||||
35 | 医药市场营销技术 | A | 3 | 2 | 30 | 30 | 2 | |||||||
36 | 药品储存与养护技术 | A | 4 | 2 | 30 | 30 | 2 | |||||||
小计(专业限选) | 6 | 90 | 90 | 0 | 2 | 0 | 2 | 2 | ||||||
合计(专业技能课程) | 113 | 2010 | 676 | 1334 | 10 | 10 | 18 | 18 | ||||||
总计(必修+选修) | 177 | 3146 | 1510 | 1636 | 30 | 28 | 31 | 31 | ||||||
毕业考试:药剂综合 | 每学期开课门次 | 14 | 12 | 12 | 10 | |||||||||
考试门次 | 7 | 4 | 8 | 4 | ||||||||||
考查门次 | 7 | 8 | 4 | 6 | ||||||||||
说明 | 药剂专业共开设课程36门,3146学时,每18学时为1学分,合计176.5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程1136学时,占总学时的36.11%;理论教学1510学时,占总学时48的%;实践教学1636学时,占总学时的52%;选修课程416学时,占总学时的13.22%。 |
(一)教学要求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课程要按照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基础要求,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改革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专业(技能)课程按照岗位的能力要求,强化能力实践一体化教学,突出“做中学、学中教” 的职业教育特色,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职业资格考核要求,提倡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引导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强化 “教、学、做” 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
(二)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为课程改革、教与学的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工作应在规范性与灵活性的原则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教学资源, 深化产教融合,提高校内实训室课内外的使用效率,积极与校外实训基地协调合作,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衔接,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融合,各类比赛与日常教学融合,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临床工作过程对接,培养服务数字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一)师资队伍
类别 | 数量 | 具体说明 |
师资队伍结构 | 18人 |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双师”素质教师9名,占专任教师50%。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
专任教师 | 16人 | 1.具有本科及以上学位,与本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学科教育背景; 2.具有中等职业教师资格证书,并取得药学执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3.具有较强的教学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或科学研究、竞赛指导、社会服务等能力; 4.具有6个月及以上企业实践经历。 |
专业带头人 | 3人 | 1.具有副教授职称; 2.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药学行业、专业发展动态; 3.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 4.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 5.在药学领域或药学教育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
骨干教师 | 2人 | 1.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2.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3.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并富有创新精神; 4.近三年教学业务考核至少两次为“优秀”。 |
兼职教师 | 2人 | 1.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2.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 3.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或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完全能够胜任课程理论教学或实践教学; 4.具有较强的教学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或科学研究、竞赛指导、社会服务等能力。 |
(二)教学设施
1.校内实训室
我院建设有药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中医药基础实验室、模拟中药房、仪器分析实验室,主要设施设备见下表。
序号 | 实验实训室名称 | 主要设施设备 | |
名称 | 数量 | ||
1 | 药理实验室 | 电子天平 | 1台/8生 |
电子恒温水浴锅 | 1台/8生 | ||
药品厨 | 4套/实训室 | ||
冰箱 | 1台/实训室 | ||
兔笼 | 5个/实训室 | ||
婴儿秤 | 2个/实训室 | ||
操作台 | 1个/4生 | ||
水槽 | 4个/实训室 | ||
2 | 化学实验室 | 电子天平 | 1台/8生 |
酸度计 | 1支/4生 | ||
离子选择性电极(复合电极) | 1个/4生 | ||
电子恒温水浴锅 | 1台/8生 | ||
通风柜 | 1个/实训室 | ||
玻璃仪器气流烘干器 | 1台//4生 | ||
药品厨 | 4套/实训室 | ||
操作台 | 1个/4生 | ||
超声波清洗仪 | 1台/8生 | ||
离心机 | 1台/实训室 | ||
熔点测定仪 | 1台/16生 | ||
旋转蒸发仪 | 1台/实训室 | ||
熔点测定仪 | 1台/8生 | ||
栓剂模具(鸭嘴型) | 1个/4生 | ||
栓剂模型(肛门栓) | 1个/4生 | ||
电子天平 | 1台/8生 | ||
片剂崩解仪 | 1台/16生 | ||
片剂四用测试仪 | 1台/16生 | ||
电热恒温干燥箱 | 1台/实训室 | ||
药品厨 | 2套/实训室 | ||
操作台 | 1个/4生 | ||
铝塑包衣机 | 1台/实训室 | ||
颗粒包衣机 | 1台/实训室 | ||
全自动胶囊填充剂 | 1台/实训室 | ||
制立设备 | 1套/实训室 | ||
3 | 中医药基础实验室 | 电子天平 | 1台/8生 |
显微镜 | 1台/1生 | ||
电脑 | 1台/实训室 | ||
文件柜 | 2套/实训室 | ||
投影仪设备 | 1套/实训室 | ||
药品厨 | 4套/实训室 | ||
操作台 | 1个/4生 | ||
水槽 | 4个/实训室 | ||
4 | 模拟中药房 | 旋转式压片机 | 1台/实训室 |
自动煎药包装机 | 1台/实训室 | ||
戥秤 | 1把/1生 | ||
调剂台 | 4台/实训室 | ||
中药斗架 | 8个/实训室 | ||
铜冲 | 1个/实训室 | ||
中药材 | 150种/实训室 | ||
5 | 仪器分析实验室 | 旋光仪 | 1台/实训室 |
脆碎度检查仪 | 1台/实训室 | ||
溶出仪 | 1台/实训室 | ||
紫外可见分管光度计 | 1台/实训室 | ||
高效液相色谱仪 | 1台/实训室 |
2.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建有满足药剂专业实训要求,与学生规模相适应的、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分为教学见习基地和毕业实习基地两类。
选择教学医院、县级及以上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为教学见习基地。教学见习基地的临床指导教师、专业设施配备、业务范围能满足教学见习项目的要求。
学校与校外实训基地签订协议时,明确管理职责;学校设置专职管理部门,配备专职人员进行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学校与医院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三)教材选用
学校制订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学校党委会审核的教材 建设制度,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本专业教 材优先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规划教材。积极完善“书证融通”机制,将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贴合行业需求与岗位特色。积极收集中国卫生与健康指导委员会颁发的行业规则与条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评分标准以及专业相关最新进展信息,及时添加教学内容并更新相关教学知识。根据教学改革需要,部分课程可选用自编的活页式或手册式校本教材和实训指导。
(四)教学资源建设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 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使用学习通、雨课堂、职教云等进行网络授课,实现线上线下翻转课堂,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和教学质量。充分应用现有平台,完善在线课程、幕课、题库等数字资源建设,满足教学需要。 (五)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
2.经验教学法:课程由临床药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3.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4.案例教学法:结合典型用药病例、设置悬念、调动兴趣、激励学生质疑教学内容,通过分组讨论、登台阐述观点等,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
5.翻转课堂教学法:是指学生在课前或课外观看教师的视频讲解,自主学习,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来讲授知识,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合作探究、完成学业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6.角色扮演教学法:是学习者在假设环境中按某一角色身份进行活动以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增强语言表达和与患者沟通能力。
7.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在时间和空间上对课堂进行重构,实现课前关联已知、课中内化新知、课后巩固运用。
(六)教学评价
1.学生学习的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所有课程均参加考核。
2.课程考核分为考试、考查和选修3种,各门课程的考核必须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学期课程按学期分别计算,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未通过必修课程考核时,学参加补考、重修直到考试合格。
3.采取学生自评与互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管理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统一的原则进行评价。由班主任、教师、学生、行业、实习单位共同参与评价。
4.教师通过建立单元测试评价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通过建立核心课程的技能考核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
5.实践性强的课程均应进行技能考试,成绩按比例汇总入总分。
6.临床实习阶段实习基地要对学生在每一岗位的表现情况进行考核,并在实习手册中填写“临床实习考核表”。临床实习各科出科考核全部通过后,记为合格。
7.毕业考试课程为药剂专业综合考试。
(七)质量管理
1.建立和完善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实现人才培养规格。
2.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专业教研室将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药剂专业学生毕业要求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且成绩合格,体质健康测试达到合格及以上标准,修满本专业规定学分。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专业代码:720501
教育类型:中等职业教育
学历层次:中专层次
应往届初中、高中、职高毕业生及退伍军人、社会人员
职业面向
所属 专业大类 | 所属 专业类 | 对应 行业 | 主要 职业类别 | 主要岗位群 或技术领域 | 职业资格 证书 |
医药卫生 大类 | 医技类 | 卫生 | 临床医学检验技士 病理学技士 理化检验技士 微生物检验技士 公卫检验技士 输血(采供血)检验技士 | 临床检验 病理检验 输血(采供血)检验 | 检验技术(士) 健康管理师 |
(二)职业证书
类别 | 序号 | 项目 | 等级 | 融通课程 |
通用 证书 | 1 |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证书 | A级 | 英语 |
2 | 国家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 | 二级乙等 | 语文 | |
3 | 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 | 一级 | 计算机基础 | |
职业资格 证书 | 4 | 检验技术(士) | 初级 | 寄生虫学检验、临床检验基础、免疫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血液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等 |
5 | 健康管理师 | 高级 | 临床医学概要 |
(三)职业岗位分析
工作岗位 | 典型工作任务 | 职业能力要求 |
临床检验 | 血液检验 尿液检验 分泌物检验 微生物检验 寄生虫检验 传染病检验 分子生物学检验 | 具有独立完成医疗机构检验科各项临床检验工作能力;具有进行血液、尿液、粪便、痰等临床常规标本的采集、处理能力;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临床标本的常规检验;会各种危急值项目的“危急值”范围及报告流程;具有运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及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诊疗的基本知识,解决临床检验工作常见问题的能力;具有生物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
输血 (采供血)检验 | 输血检验 血型鉴定 血液成份的保存 交叉配血 输血前检查 | 能够熟知采供血的相关管理规定;能规范进行静脉血标本采集、处理、保管和运送;能对标本进行血型鉴定和血源筛查检验;能对单采血浆标本检验分析;能进行机采血浆的热合、速冻、包装和运输;具有一定的临床实验室管理能力;能熟练使用采血计量仪、热合机、酶标仪、分浆器、血细胞分离机、血凝仪、生化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细菌培养仪、热原仪、血液辐照仪等相关仪器设备;具有生物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
病理检验 | 接收、预处理各种病理检测标本 制作组织切片和细胞学涂片 | 具备临床病理及实验病理的常用方法及基本技能;能进行取材、包埋、切片、染色等操作;能对检材的病理切片进行常规镜检分析;能够正确规范使用与维护显微镜、切片机、病理摄影成像系统等。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基层医疗单位的各级医院检验科、输血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站等,培养从事临床检验、输血检验、病理检验等工作人员。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
(1)具有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
识。
(2)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3)具有运动生理常识、科学作息、心理疏导等相关知识。
(4)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计算机操作、医用化学、医学统计学等基础知
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临床医学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
具有医学检验常用仪器基本结构和检测原理的相关知识。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伦理学、心理学、人际沟通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具有国家卫生工作及临床实验室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的知识。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能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与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专业交流。
(3)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计算机操作、医用化学、医学统计学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具有将常规检验项目与临床疾病相联系的能力。
(5)具有规范的使用与维护常用的医学检验仪器设备的能力。
(6)具有独立完成医学检验常规标本检验能力。
(7)具有进行常规质控的能力。
(8)具有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运行的能力。
(一)课程体系设置思路
以党和国家有关文件和专业教学标准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出发点,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按照 “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通过调研分析,与行业专家共同创新了“校 企共育、能力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在行业和课程专家对检验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 构建了“德技并修、课岗对接、书证融通、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 培养为核心,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本课程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育人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素质、知识和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以思政课为主渠道,公共、专业课和实践课程配合主渠道发挥育人作用。
2.遵循规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促进人文素质养成为目的,设置公共课程;按照“服务专业”的原则,合理设置专业(技能)课,达到 “实用”为主,“够用”为度。根据课程内在逻辑体系合理设置课程开设先后顺 序,使各门课程之间衔接有序,专业核心课程实训体现单项技能、模块技能、综合技能的“递进式”能力培养的教学安排,更加符合职业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职业升迁规律。
3.特色培养:落实教育部推出的“1+X”制度,结合学院实际条件,考虑学生就业须获得执业资格证书,专业课程设置涵盖了专业资质考试学习,将普通话、英语、计算机、卫生救护员等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促进了“书证融通”,使人才培养与等级证书培训互相补充,互相衔接、互相融通,有利于提升学生能力,拓展学生就业渠道。
4.促进就业:本课程体系开设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创业与就业等课程,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立业、创业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空间的高度和广度。
课程体系
(三)课程设置
本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1.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程、公共限选课程。
(1)公共必修课程:体育与健康(基础模块)、信息技术、英语、语文(基础模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公共艺术、历史、数学、军事教育
(2)公共限选课程:体育与健康(拓展模块)、语文(职业模块)、职业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物理、化学
2.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课程、专业限选
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解剖学基础、生理学基础、无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学基础、分析化学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临床疾病概要、寄生虫检验技术、临床检验、免疫检验技术、微生物检验技术、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临床输血检验技术。
(3)实践课程:跟岗见习、顶岗实习。
(4)专业限选课程:中医传统文化、临床实验室管理学、检验仪器使用与维修。
(四)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要求
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要求
序号 | 课程 | 教学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临床疾病概要 | 能说出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医学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能运用初步的临床医学知识将药理知识与疾病发病机制联系起来。 | 90 |
2 | 临床检验 | 知道临床检验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具有独立完成基层医疗机构检验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各项临床检验工作的能力;知道骨髓、血液、尿液、粪便及其它体液、分泌物、脱落细胞等常规临床标本的采集、处理、检验、报告及结果解释和临床运用。认识临床检验相关病理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等知识;理解一般检验仪器的原理、保养和维护和使用的等知识,并能运用相关仪器设备完成临床检验工作。 | 180 |
3 | 免疫检验技术 | 知道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理解免疫应答的过程和超敏反应等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理。领会常用免疫学技术的原理,类型,技术要点,知道临床应用及其方法学评价。学会常用免疫学检验技术的操作;能将免疫学检验结果与临床应用相联系。 | 72 |
4 |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 知道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基础知识,常见代谢物、酶等的测定方法、原理。理解临床常用代谢物检测的临床意义;认识学科的发展,有利于择业、就业。 具有采集和制备常规检验标本的能力;具有配置和保存常用试剂的能力;具有生物化学检验的基本能力,能进行常用检验项目的检验,计算和结果报告;具有正确使用和维护常规仪器的能力;具有判断各项检验异常数值和危急值的能力。 | 120 |
5 | 微生物检验技术 | 明确微生物学检验的研究内容,学习微生物学检验的目的,认识医学微生物分类的意义及各类医学微生物的主要特性。知道医学微生物的主要生物学性状、遗传与变异机理、理化因素及生物因素对医学微生物的影响。认识病原微生物的主要传播途径、致病性及免疫性。学会对各类病原性微生物感染的常用实验室诊断方法。明确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特异性防治和药物治疗原则。正确阐述几种常见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物质,主要传播途径及引起疾病的类型。知道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诊断方法。认识对各类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防治原则。 | 150 |
6 | 临床输血检验技术 |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掌握临床输血学检验的基本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能够认识各临床输血的工作流程,承担标本处理、标本分析、标本检测、血液发放等工作任务。同时培养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关心病人,培养正确的临床输血观念以及工作方法。 | 60 |
7 | 寄生虫检验 技术 | 通过系统的学习寄生虫检验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寄生虫检验的基本技能,知道各寄生虫检验的方法,能够承担标本处理、标本分析等工作任务。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细心、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 36 |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时安排
序号 |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学分 | 学时 | 占总学时比例 |
1 | 公共基础 课程 | 公共必修课程 | 45 | 810 | 25% |
公共限选课程 | 18 | 326 | 10% | ||
2 | 专业(技能) 课程 | 专业基础课程 | 15 | 270 | 8% |
专业核心课程 | 44 | 708 | 22% | ||
实践育人课程 | 59 | 1068 | 32% | ||
专业限选课程 | 6 | 90 | 3% | ||
合计 | 187 | 3272 | 100% |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表
课程类别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分类 |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 | ||||||||||
考核形式 | 课程学分 | 总学时 | 理论学时数 | 实践 学时数 | Ⅰ学年 | Ⅱ学年 | ||||||||
考试 | 考查 | 1学期 | 2学期 | 3学期 | 4学期 | |||||||||
20周 | 20周 | 20周 | 20周 | |||||||||||
公共 | 公共必修课程 | 1 | 体育与健康(基础模块) | C | 1 | 2 | 3 | 54 | 0 | 54 | 2 | 2 | ||
2 | 信息技术 | B | 1.2 | 6 | 108 | 36 | 72 | 4 | 2 | |||||
3 | 语文 | A | 1.2.3.4 | 8 | 144 | 144 | 0 | 2 | 2 | 2 | 2 | |||
4 | 英语(基础模块) | A | 3 | 1.2 | 6 | 108 | 108 | 0 | 2 | 2 | 2 | |||
5 | 数学(基础模块) | A | 1.2 | 3 | 6 | 108 | 108 | 0 | 2 | 2 | 2 | |||
6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A | 1 | 2 | 36 | 36 | 0 | 2 | ||||||
7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A | 2 | 2 | 36 | 36 | 0 | 2 | ||||||
8 | 哲学与人生 | A | 3 | 2 | 36 | 36 | 0 | 2 | ||||||
9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A | 4 | 2 | 36 | 36 | 0 | 2 | ||||||
10 | 公共艺术 | B | 1 | 2 | 36 | 18 | 18 | 2 | ||||||
11 | 历史 | A | 1.2 | 4 | 72 | 72 | 0 | 2 | 2 | |||||
12 | 军事教育 | C | 1 | 2 | 36 | 0 | 36 | 1周 | ||||||
小计(公共必修) | 45 | 810 | 630 | 180 | 18 | 14 | 8 | 4 | ||||||
公共限选课程 | 13 | 体育与健康(拓展模块) | C | 2.3.4 | 5 | 90 | 0 | 90 | 2 | 2 | 2 | |||
14 | 英语(职业模块) | A | 4 | 2 | 36 | 36 | 0 | 2 | ||||||
15 | 数学(拓展模块) | A | 4 | 2 | 36 | 36 | 0 | 2 | ||||||
16 | 职业素养 | A | 1 | 2 | 36 | 36 | 0 | 2 | ||||||
17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A | 2 | 2 | 36 | 36 | 0 | 2 | ||||||
18 | 物理 | B | 3 | 2.5 | 46 | 30 | 16 | 3 | ||||||
19 | 化学 | B | 4 | 2.5 | 46 | 30 | 16 | 3 | ||||||
小计(公共选修) | 18 | 326 | 204 | 122 | 2 | 4 | 5 | 9 | ||||||
合计(公共基础课程) | 63 | 1136 | 834 | 302 | 20 | 18 | 13 | 13 | ||||||
专业 | 专业基础课程 | 20 | 解剖学基础 | B | 1 | 4 | 72 | 36 | 36 | 4 | ||||
21 | 生理学基础 | B | 1 | 2 | 36 | 30 | 6 | 2 | ||||||
22 | 无机化学基础 | B | 1 | 3 | 54 | 30 | 24 | 4 | ||||||
23 | 有机化学基础 | B | 2 | 3 | 54 | 30 | 24 | 4 | ||||||
24 | 分析化学基础 | B | 3 | 3 | 54 | 30 | 24 | 4 | ||||||
小计(专业基础) | 15 | 270 | 156 | 114 | 10 | 4 | 4 | 0 | ||||||
专业核心课程 | 25 | 临床疾病概要 | B | 2 | 5 | 90 | 60 | 30 | 6 | |||||
26 | 寄生虫检验技术 | B | 3 | 2 | 36 | 18 | 18 | 2 | ||||||
27 | 临床检验 | B | 2.3 | 11 | 180 | 120 | 60 | 6 | 6 | |||||
28 | 免疫检验技术 | B | 3 | 5 | 72 | 54 | 18 | 6 | ||||||
29 | 微生物检验技术 | B | 4 | 3 | 9 | 150 | 90 | 60 | 6 | 4 | ||||
30 |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 B | 4 | 8 | 120 | 90 | 30 | 6 | ||||||
31 | 临床输血检验技术 | B | 4 | 4 | 60 | 48 | 12 | 4 | ||||||
小计(专业核心) | 44 | 708 | 480 | 228 | 0 | 12 | 20 | 14 | ||||||
实践课程 | 32 | 跟岗见习 | C | 6 | 108 | 0 | 108 | |||||||
33 | 顶岗实习 | C | 53 | 960 | 0 | 960 | ||||||||
小计(实践) | 59 | 1068 | 0 | 1068 | ||||||||||
专业限选课程 | 34 | 中医传统文化 | A | 1 | 2 | 30 | 30 | 0 | 2 | |||||
35 | 临床实验室管理学 | A | 3 | 2 | 30 | 30 | 2 | |||||||
36 | 检验仪器使用与维修 | B | 4 | 2 | 30 | 30 | 0 | 2 | ||||||
小计(专业限选) | 6 | 90 | 90 | 0 | 2 | 0 | 2 | 2 | ||||||
合计(专业技能课程) | 124 | 2136 | 726 | 1410 | 12 | 16 | 26 | 16 | ||||||
总计(必修+选修) | 187 | 3272 | 1560 | 1712 | 32 | 34 | 39 | 29 | ||||||
毕业考试:医学检验技术综合 | 每学期开课门次 | 14 | 12 | 12 | 10 | |||||||||
考试门次 | 7 | 6 | 7 | 5 | ||||||||||
考查门次 | 7 | 6 | 5 | 5 | ||||||||||
说明 |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共开设课程36门,3272学时,每18学时为1学分,合计187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程1136学时,占总学时的34.72%;理论教学1560学时,占总学时的47.68%;实践教学1712学时,占总学时的52.32%;选修课程416学时,占总学时的12.71%。 |
(一)教学要求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课程要按照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基础要求,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改革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专业(技能)课程按照岗位的能力要求,强化能力实践一体化教学,突出“做中学、学中教” 的职业教育特色,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职业资格考核要求,提倡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引导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强化 “教、学、做” 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
(二)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为课程改革、教与学的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工作应在规范性与灵活性的原则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教学资源, 深化产教融合,提高校内实训室课内外的使用效率,积极与校外实训基地协调合作,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衔接,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融合,各类比赛与日常教学融合,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临床工作过程对接,培养服务数字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师资队伍
类别 | 数量 | 具体说明 |
师资队伍结构 | 16人 |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双师”素质教师8名,占专任教师50%。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
专任教师 | 14人 | 1.具有本科及以上学位,与本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学科教育背景; 2.具有中等职业教师资格证书,并取得药学执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3.具有较强的教学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或科学研究、竞赛指导、社会服务等能力; 4.具有6个月及以上企业实践经历。 |
专业带头人 | 3人 | 1.具有副教授职称; 2.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药学行业、专业发展动态; 3.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 4.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 5.在药学领域或药学教育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
骨干教师 | 2人 | 1.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2.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3.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并富有创新精神; 4.近三年教学业务考核至少两次为“优秀”。 |
兼职教师 | 2人 | 1.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2.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 3.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或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完全能够胜任课程理论教学或实践教学; 4.具有较强的教学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或科学研究、竞赛指导、社会服务等能力。 |
(二)教学设施
1.校内实训室
我院建设有检验实训基地,设检验综合实训室、临床检验实训室、生化检验实训室、免疫检验实训室、寄生虫检验实训室、微生物检验实训室,主要设施设备见下表。
序号 | 实验实训室名称 | 主要设施设备 | |
名称 | 数量 | ||
1 | 检验综合实训室 | 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 | 1台/实训室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 1台/实训室 | ||
全自动尿液分析仪 | 1台/实训室 | ||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 | 1台/实训室 | ||
隔水式恒温培养箱 | 2台/实训室 | ||
Z-S6板式酶标仪 | 1台/实训室 | ||
离心机 | 2台/实训室 | ||
医用冰箱 | 1台/实训室 | ||
海尔冰箱 | 1台/实训室 | ||
超纯水机 | 1台/实训室 | ||
2 | 临床检验实训室 | 半自动尿液分析仪 | 2台/实训室 |
血凝仪 | 2台/实训室 | ||
血型鉴定卡氏法专用离心机 | 1台/实训室 | ||
EX20显微镜 | 1台/生 | ||
牛鲍计数板(德国进口) | 1块/实训室 | ||
牛鲍计数板(上海求精) | 1块/生 | ||
白细胞分类计数器 | 1台/生 | ||
3 | 生化检验实训室 | 752分光光度计 | 3台/生 |
722S 分光光度计 | 3台/生 | ||
722分光光度计 | 1台/实训室 | ||
离心机 | 2台/实训室 | ||
万分之一分析天平 | 2台/实训室 | ||
冰箱 | 1台/实训室 | ||
4 | 免疫检验实训室 | 化学发光虚拟仿真软件 | 1套 |
酶标仪 | 2台/实训室 | ||
电泳仪 | 2台/实训室 | ||
洗板机 | 1台/实训室 | ||
水浴箱 | 2台/实训室 | ||
隔水式恒温培养箱 | 2台/实训室 | ||
冰箱 | 1台/实训室 | ||
梅毒旋转仪 | 1台/实训室 | ||
微量振荡器 | 1台/4生 | ||
5 | 寄生虫检验实训室 | 蛔虫标本 | 1个/4生 |
钩虫标本 | 1个/4生 | ||
日本血吸虫 | 1个/4生 | ||
肝吸虫 | 1个/4生 | ||
各种常见人体寄生虫标本片 | 1片/生 | ||
显微镜 | 1台/生 | ||
6 | 微生物检验实训室 | 全自动高压蒸汽灭菌锅 | 1台/实训室 |
红外灭菌器 | 1台/实训室 | ||
生物安全柜 | 1台/实训室 | ||
培养箱 | 2台/实训室 | ||
冰箱 | 3台/实训室 | ||
显微镜 | 1台/生 |
2.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建有满足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训要求,与学生规模相适应的、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分为教学见习基地和毕业实习基地两类。
选择教学医院、县级及以上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为教学见习基地。教学见习基地的临床指导教师、专业设施配备、业务范围能满足教学见习项目的要求。
学校与校外实训基地签订协议时,明确管理职责;学校设置专职管理部门,配备专职人员进行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学校与医院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三)教材选用
学校制订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学校党委会审核的教材 建设制度,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本专业教 材优先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规划教材。积极完善“书证融通”机制,将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贴合行业需求与岗位特色。积极收集中国卫生与健康指导委员会颁发的行业规则与条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评分标准以及专业相关最新进展信息,及时添加教学内容并更新相关教学知识。根据教学改革需要,部分课程可选用自编的活页式或手册式校本教材和实训指导。
(四)教学资源建设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 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使用学习通、雨课堂、职教云等进行网络授课,实现线上线下翻转课堂,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和教学质量。充分应用现有平台,完善在线课程、幕课、题库等数字资源建设,满足教学需要。
(五)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
2.经验教学法:课程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3.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4.案例教学法:结合典型病例、设置悬念、调动兴趣、激励学生质疑教学内容,通过分组讨论、登台阐述观点等,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
5.翻转课堂教学法:是指学生在课前或课外观看教师的视频讲解,自主学习,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来讲授知识,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合作探究、完成学业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6.角色扮演教学法:是学习者在假设环境中按某一角色身份进行活动以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增强语言表达和护患沟通能力。
7.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在时间和空间上对课堂进行重构,实现课前关联已知、课中内化新知、课后巩固运用。
(六)教学评价
1.学生学习的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所有课程均参加考核。
2.课程考核分为考试、考查和选修3种,各门课程的考核必须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学期课程按学期分别计算,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未通过必修课程考核时,学参加补考、重修直到考试合格。
3.采取学生自评与互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管理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统一的原则进行评价。由班主任、教师、学生、行业、实习单位共同参与评价。
4.教师通过建立单元测试评价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通过建立核心课程的技能考核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
5.实践性强的课程均应进行技能考试,成绩按比例汇总入总分。
6.临床实习阶段实习基地要对学生在每一岗位的表现情况进行考核,并在实习手册中填写“临床实习考核表”。临床实习各科出科考核全部通过后,记为合格。
7.毕业考试课程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综合考试。
(七)质量管理
1.建立和完善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实现人才培养规格。
2.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专业教研室将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毕业要求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且成绩合格,体质健康测试达到合格及以上标准,修满本专业规定学分。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医学影像技术专业
专业代码:720502
教育类型:中等职业教育
学历层次:中专层次
应往届初中、高中、职高毕业生及退伍军人、社会人员
基本学制3年
(一)职业面向
所属 专业大类 | 所属 专业类 | 对应 行业 | 主要 职业类别 | 主要岗位群 或技术领域 | 职业资格 证书 |
医药卫生 大类 | 医学技术类 | 卫生 | 影像技士 | DR技术岗位 CT技术岗位 MRI技术岗位 超声技术岗位 放射治疗技术岗位 医学影像诊断岗位 | 放射医学技术(士) 健康管理师 |
(二)职业证书
类别 | 序号 | 项目 | 等级 | 融通课程 |
通用 证书 | 1 |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证书 | A级 | 英语 |
2 | 国家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 | 二级乙等 | 语文 | |
3 | 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 | 一级 | 计算机基础 | |
职业资格 证书 | 4 | 放射医学技术(士) | 初级 |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超声诊断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设备学、放射治疗技术 |
5 | 健康管理师 | 高级 | 临床医学概要 |
(三)职业岗位分析
工作岗位 | 典型工作任务 | 职业能力要求 |
DR 技术岗位 | 拍摄人体不同部位 X 线片 | 具有识别X线仪器设备处于最佳状态的能力;具有根据检查部位及目的给病人摆放正确照摄位置,确定曝光条件的能力;具有胶片处理的能力;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影像诊断分析的能力;具有对影像图片做出正确影像学评价的能力;具有数字图像处理,在PACS影像工作站上检索、查询、浏览及再处理医学影像信息的能力。 |
CT 技术岗位 | 拍摄人体不同部位CT片 | 具有识别CT仪器设备处于最佳状态的能力;具有正确录入病人资料的能力;具有根据检查部位及目的正确摆放病人体位,选择扫描方式并实施扫描的能力;具有数字图像后处理,在PACS影像工作站上检索、查询、浏览及再处理医学影像信息的能力。 |
MRI 技术岗位 | 拍摄人体不同部位MRI片 | 具有识别MRI仪器设备处于最佳状态的能力;具有正确录入病人资料的能力;具有根据检查部位及目的正确摆放病人体位的能力;具有根据检查部位及目的选择扫描序列和实施进行扫描的能力;具有进行MRI特殊检查能力;具有数字图像处理、在PACS影像工作站上检索、查询、浏览及再处理医学影像信息的能力。 |
核医学 技术岗位 | 拍摄人体不同部位影像核医学片 | 具有识别影像核医学仪器设备处于最佳状态的能力;具有放射性药物的制备和质控的能力;具有正确使用发射器和加速器的能力;具有影像核医学设备的正确使用、维护、校正和显像条件的选择能力;具有数字图像处理,在PACS影像工作站上检索、查询、浏览及再处理医学影像信息的能力。 |
超声 技术岗位 | 对人体不同部位进行超声检查 及诊断 | 具有识别超声仪器设备处于最佳状态的能力;具有对不同脏器实施检查,正确选择不同探头的能力;对常见病和多发病结合临床病史进行影像学诊断分析的能力。具有数字图像处理,在PACS影像工作站上检索、查询、浏览及再处理医学影像信息的能力。 |
放射治疗技术岗位 | 对常见疾病进行模拟定位 | 具有识别放射治疗仪器设备处于最佳状态的能力;具有模拟定位机和CT模拟机的操作能力;具有独立或配合临床放疗医师对人体常见肿瘤进行定位和体位固定的能力;具有数字图像处理,在PACS影像工作站上检索、查询、浏览及再处理医学影像信息的能力。 |
医学影像诊断岗位 | 对常见疾病做出正确的影像诊断 | 具有人体各系统影像解剖知识;具有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诊断的基本知识;具有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前沿、应用背景和发展方向。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面向卫生行业的影像技师等职业群,能够从事CT、DR、MRI、超声、核医学和介入诊疗等技术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
(1)具有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3)具有运动生理常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具有卫生保健和心理疏导的相关知识。
(4)具有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等公共基础知识。
(5)具有进行医学影像常用技术、设备操作的知识。
(6)具有运用医学影像诊断的基本知识对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学征象做出初步描述与判断的知识。
(7)具有本专业必需的伦理学、心理学、人际沟通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有对常用医学影像设备、仪器、器械、药物、工作环境、工作流程进行统筹处理的能力。
(4)具有对常用医学影像设备操作人员及患者进行防护的能力。
(5)能够独立解决医学影像检查、影像后处理、超声检查、心电学以及放射治疗等的一般性技术问题的能力。
(6)具有排除医学影像设备简单故障的能力。
(7)具有对常用医学影像设备、仪器、器械进行保养和维护的能力。
课程设置
本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1.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程、公共限选课程。
(1)公共必修课程:体育与健康(基础模块)、信息技术、语文、英语(基础模块)、数学(基础模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公共艺术、历史、数学、军事教育。
(2)公共限选课程:体育与健康(拓展模块)、英语(职业模块)、数学(拓展模块)职业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物理、化学。
2.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课程、专
业限选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解剖学基础、生理学基础、病理学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人体断层影像解剖学、临床疾病概要、医用电子技术、X线物理防护、医学影像设备、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诊断基础、超声技术与诊断基础。
(3)实践课程:跟岗见习、顶岗实习。
(4)专业限选课程:中医传统文化、心电图基础、放射治疗技术。
(四)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要求
课程 | 教学要求 | 参考学时 | |
1 | 人体断层影像解剖学 | 能够准确说出影像断层解剖图知识点名称,能准确剖析断层中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的位置、形态、毗邻关系及其变化规律。 | 90 |
2 | 临床疾病概要 | 能正确理解常见病的症状及基本的检查方法,能说出问诊、体格检查的内容、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能够对常见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相结合做出诊断意见并选用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能将临床疾病与药物治疗原则相互联系。 | 90 |
3 | 医用电子技术 | 能说出医用电子技术中的基本概念;能对基本电路的进行分析和计算;能说出基本电路的原理、结构、用途;能正确使用电子仪表、仪器、元器件;会正确连接电路和分析简单电路的原理。 | 60 |
4 | X线物理与防护 | 能正确分析、判断、解决实际工作中常见的辐射防护问题;能提出正确的辐射防护设计思路,并实施有效的辐射防护管理。 | 36 |
5 | 医学影像设备 | 能说出常用的影像设备检查方法,能准确判定该疾病所选用的影像检查设备,能准确的知道个影像设备的成像原理及设备结构,能配合医师进行设备操作,达到治疗和诊断的作用。 | 120 |
6 | 医学影像技术 | 能运用各种影像诊断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能说出有关放射防护的方针、政策和方法,相关的医学伦理学,能够运用所学技术知识正确摆放体位,照出标准清晰的影像显示照片,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180 |
7 | 医学影像诊断基础 | 能正确说出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方法,能对各种疾病进行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能正确理解影像诊断学为临床医疗服务的特点与目地,能规范、熟练的进行各种影像设备的使用方法,能够自行观察和辨认人体组织结构的影像学特点。 | 108 |
8 | 超声技术与诊断基础 | 能运用超声波基础知识对病变做出诊断,能规范、熟练的进行超声设备操作,能说出超声设备原理结构,能运用超声影像诊断方法对临床疾病做出明确诊断。 | 60 |
八、学时安排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时安排
序号 |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学分 | 学时 | 占总学时比例 |
1 | 公共基础 课程 | 公共必修课程 | 45 | 810 | 25% |
公共限选课程 | 18 | 326 | 10% | ||
2 | 专业(技能) 课程 | 专业基础课程 | 13 | 228 | 7% |
专业核心课程 | 41 | 744 | 23% | ||
实践育人课程 | 59 | 1068 | 32% | ||
专业限选课程 | 6 | 90 | 3% | ||
合计 | 182 | 3266 | 100% |
九、教学进程安排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分类 |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 | |||||||||||
考核形式 | 课程学分 | 总 学时 | 理论 学时 数 | 实践学时数 | Ⅰ学年 | Ⅱ学年 | ||||||||
考试 | 考查 | 1学期 | 2学期 | 3学期 | 4学期 | |||||||||
20周 | 20周 | 20周 | 20周 | |||||||||||
公共 | 公共必修课程 | 1 | 体育与健康(基础模块) | C | 1 | 2 | 3 | 54 | 0 | 54 | 2 | 2 | ||
2 | 信息技术 | B | 1.2 | 6 | 108 | 36 | 72 | 4 | 2 | |||||
3 | 语文 | A | 1.2.3.4 | 8 | 144 | 144 | 0 | 2 | 2 | 2 | 2 | |||
4 | 英语(基础模块) | A | 3 | 1.2 | 6 | 108 | 108 | 0 | 2 | 2 | 2 | |||
5 | 数学(基础模块) | A | 1.2 | 3 | 6 | 108 | 108 | 0 | 2 | 2 | 2 | |||
6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A | 1 | 2 | 36 | 36 | 0 | 2 | ||||||
7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A | 2 | 2 | 36 | 36 | 0 | 2 | ||||||
8 | 哲学与人生 | A | 3 | 2 | 36 | 36 | 0 | 2 | ||||||
9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A | 4 | 2 | 36 | 36 | 0 | 2 | ||||||
10 | 公共艺术 | B | 1 | 2 | 36 | 18 | 18 | 2 | ||||||
11 | 历史 | A | 1.2 | 4 | 72 | 72 | 0 | 2 | 2 | |||||
12 | 军事教育 | C | 1 | 2 | 36 | 0 | 36 | 1周 | ||||||
小计(公共必修) | 45 | 810 | 630 | 180 | 18 | 14 | 8 | 4 | ||||||
公共限选课程 | 13 | 体育与健康(拓展模块) | C | 2.3.4 | 5 | 90 | 0 | 90 | 2 | 2 | 2 | |||
14 | 英语(职业模块) | A | 4 | 2 | 36 | 36 | 0 | 2 | ||||||
15 | 数学(拓展模块) | A | 4 | 2 | 36 | 36 | 0 | 2 | ||||||
16 | 职业素养 | A | 1 | 2 | 36 | 36 | 0 | 2 | ||||||
17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A | 2 | 2 | 36 | 36 | 0 | 2 | ||||||
18 | 物理 | B | 3 | 2.5 | 46 | 30 | 16 | 3 | ||||||
19 | 化学 | B | 4 | 2.5 | 46 | 30 | 16 | 3 | ||||||
小计(公共选修) | 18 | 326 | 204 | 122 | 2 | 4 | 5 | 9 | ||||||
合计(公共基础课程) | 63 | 1136 | 834 | 302 | 20 | 18 | 13 | 13 | ||||||
专业(技能)课程 | 专业基础课程 | 20 | 解剖学基础 | B | 1 | 7 | 120 | 60 | 60 | 8 | ||||
21 | 生理学基础 | B | 1 | 3 | 54 | 36 | 18 | 4 | ||||||
22 | 病理学基础 | A | 2 | 3 | 54 | 36 | 18 | 4 | ||||||
小计(专业基础) | 13 | 228 | 132 | 96 | 12 | 4 | 0 | 0 | ||||||
专业核心课程 | 23 | 人体断面与影像 解剖学 | B | 2.3 | 5 | 90 | 60 | 30 | 2 | 4 | ||||
24 | 临床疾病概要 | B | 2 | 5 | 90 | 60 | 30 | 6 | ||||||
25 | 医用电子技术 | B | 4 | 3 | 60 | 46 | 14 | 4 | ||||||
26 | X线物理与防护 | B | 2 | 2 | 36 | 30 | 6 | 2 | ||||||
27 | 医学影像设备 | B | 3.4 | 7 | 120 | 60 | 60 | 4 | 4 | |||||
28 | 医学影像技术 | B | 3.4 | 10 | 180 | 120 | 60 | 6 | 6 | |||||
29 | 医学影像诊断基础 | B | 3.4 | 6 | 108 | 72 | 36 | 2 | 4 | |||||
30 | 超声技术与诊断基础 | B | 3 | 3 | 60 | 36 | 24 | 4 | ||||||
小计(专业核心) | 41 | 744 | 484 | 260 | 0 | 10 | 20 | 18 | ||||||
实践课程 | 31 | 跟岗见习 | C | 6 | 108 | 0 | 108 | |||||||
32 | 顶岗实习 | C | 53 | 960 | 0 | 960 | ||||||||
小计(实践) | 59 | 1068 | 0 | 1068 | ||||||||||
专业限选课程 | 33 | 中医传统文化 | A | 1 | 2 | 30 | 30 | 0 | 2 | |||||
34 | 心电图基础 | B | 2 | 2 | 30 | 24 | 6 | 2 | ||||||
35 | 放射治疗技术 | A | 4 | 2 | 30 | 30 | 2 | |||||||
小计(专业限选) | 6 | 90 | 84 | 6 | 2 | 2 | 0 | 2 | ||||||
合计(专业技能课程) | 119 | 2130 | 700 | 1430 | 14 | 16 | 20 | 20 | ||||||
总计(必修+选修) | 182 | 3266 | 1534 | 1732 | 34 | 34 | 33 | 33 | ||||||
毕业考试:医学影像技术综合 | 每学期开课门次 | 13 | 14 | 11 | 11 | |||||||||
考试门次 | 6 | 5 | 8 | 6 | ||||||||||
考查门次 | 7 | 9 | 3 | 5 | ||||||||||
说明 |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共开设课程35门,3266学时,每18学时为1学分,合计182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程1136学时,占总学时的34.78%;理论教学1534学时,占总学时的46.97%;实践教学1732学时,占总学时的53.03%;选修课程416学时,占总学时的12.74%。 |
十、教学实施
(一)教学要求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课程要按照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基础要求,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改革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专业(技能)课程按专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强化能力实践一体化教学,突出“做中学、学中教” 的职业教育特色,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职业资格考核要求,提倡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引导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强化 “教、学、做” 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
(二)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为课程改革、教与学的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工作应在规范性与灵活性的原则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教学资源, 深化产教融合,提高校内实训室课内外的使用效率,积极与校外实训基地协调合作,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衔接,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融合,各类比赛与日常教学融合,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临床工作过程对接,培养服务数字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一)师资队伍
类别 | 数量 | 具体说明 |
师资队伍结构 | 16人 |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双师”素质教师8名,占专任教师50%。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
专任教师 | 14人 | 1.具有本科及以上学位,与本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学科教育背景; 2.具有中等职业教师资格证书,并取得放射医学技术(士)资格证书; 3.具有较强的教学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或科学研究、竞赛指导、社会服务等能力; 4.具有6个月及以上企业实践经历。 |
专业带头人 | 2人 | 1.具有副教授职称; 2.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放放射技术行业、专业发展动态; 3.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 4.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 5.在专业领域或专业教育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
骨干教师 | 3人 | 1.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2.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3.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并富有创新精神; 4.近三年教学业务考核至少两次为“优秀”。 |
兼职教师 | 2人 | 1.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2.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 3.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或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完全能够胜任课程理论教学或实践教学; 4.具有较强的教学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或科学研究、竞赛指导、社会服务等能力。 |
(二)教学设施
1.校内实训室
我院建设有普通X线检查技术实训室、DR检查技术实训室、CT检查技术实训室、数字胃肠检查技术实训室、图像分析与后处理实训室、影像诊断实训室、医学影像设备实训室、影像电子学基础实训室、磁共振检查技术实训室、超声检查技术实训室,主要设施设备见下表。
序号 | 实验实训室名称 | 主要设施设备 | |
名称 | 数量 | ||
1 | 普通X线检查技术 实训室 | 普通X线机 | 1台/实训室 |
X线检查体模 | 1个/实训室 | ||
更衣隔断室 | 1间/30生 | ||
个人放射防护用品 | 1套/实训室 | ||
2 | DR检查技术实训室 | DR机 | 1台/实训室 |
X线检查体模 | 1个/实训室 | ||
更衣隔断室 | 1间/实训室 | ||
个人放射防护用品 | 1套/实训室 | ||
3 | CT检查技术实训室 | CT扫描仪 | 1台/实训室 |
CT检查体模 | 1个/实训室 | ||
高压注射器 | 1个/实训室 | ||
个人放射防护用品 | 1套/实训室 | ||
4 | 数字胃肠检查技术 实训室 | 数字胃肠机 | 1台/实训室 |
胃肠检查对比剂 | 1瓶/5生 | ||
个人放射防护用品 | 1套/实训室 | ||
5 | 图像分析与后处理 实训室 | PACS系统服务器 | 1套/生 |
投影设备 | 1套/生 | ||
安装PACS操作系统电脑 | 1台/生 | ||
6 | 影像诊断实训室 | 影像诊断读片机 | 1台/生 |
影像诊断报告书桌 | 1台/生 | ||
各部位影像诊断报告模板 | 1台/生 | ||
7 | 医学影像设备实训室 | 普通X线机 | 1台/实训室 |
DR机 | 1台/实训室 | ||
CT扫描仪 | 1台/实训室 | ||
数字胃肠机 | 1台/实训室 | ||
8 | 影像电子学基础 实训室 | 电阻箱 | 1个/4生 |
检流计 | 1个/4生 | ||
示波器 | 1台/4生 | ||
低频信号发生器 | 1台/4生 | ||
晶体管毫伏表 | 1块/4生 | ||
双路直流稳压电源 | 1台/4生 | ||
500型万用表 | 1块/4生 | ||
交流电压表 | 1块/4生 | ||
交流电流表 | 1块/4生 | ||
直流电流表 | 1块/4生 | ||
直流电压表 | 1块/4生 | ||
电子毫伏表 | 1块/4生 | ||
可调工频电源 | 1个/4生 | ||
双踪示波器 | 1台/4生 | ||
自耦变压器 | 1台/4生 | ||
9 | 磁共振检查技术 实训室 | 磁共振成像仪 | 1台/实训室 |
高压注射器 | 1个/实训室 | ||
铁磁性物体磁探测设备 | 1台/实训室 | ||
10 | 超声检查技术 实训室 | 超声诊断仪 | 1台/实训室 |
超声检查体模 | 1个/实训室 |
2.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建有满足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训要求,与学生规模相适应的、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分为教学见习基地和毕业实习基地两类。
选择教学医院、县级及以上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为教学见习基地。教学见习基地的临床指导教师、专业设施配备、业务范围能满足教学见习项目的要求。
学校与校外实训基地签订协议时,明确管理职责;学校设置专职管理部门,配备专职人员进行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学校与医院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三)教材选用
学校制订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学校党委会审核的教材 建设制度,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本专业教 材优先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规划教材。积极完善“书证融通”机制,将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贴合行业需求与岗位特色。积极收集中国卫生与健康指导委员会颁发的行业规则与条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评分标准以及专业相关最新进展信息,及时添加教学内容并更新相关教学知识。根据教学改革需要,部分课程可选用自编的活页式或手册式校本教材和实训指导。
(四)教学资源建设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 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使用学习通、雨课堂、职教云等进行网络授课,实现线上线下翻转课堂,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和教学质量。充分应用现有平台,完善在线课程、幕课、题库等数字资源建设,满足教学需要。 (五)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
2.经验教学法:课程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3.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4.案例教学法:结合典型病例、设置悬念、调动兴趣、激励学生质疑教学内容,通过分组讨论、登台阐述观点等,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
5.翻转课堂教学法:是指学生在课前或课外观看教师的视频讲解,自主学习,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来讲授知识,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合作探究、完成学业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6.角色扮演教学法:是学习者在假设环境中按某一角色身份进行活动以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增强语言表达和护患沟通能力。
7.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在时间和空间上对课堂进行重构,实现课前关联已知、课中内化新知、课后巩固运用。
(六)教学评价
1.学生学习的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所有课程均参加考核。
2.课程考核分为考试、考查和选修3种,各门课程的考核必须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学期课程按学期分别计算,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未通过必修课程考核时,学参加补考、重修直到考试合格。
3.采取学生自评与互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管理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统一的原则进行评价。由班主任、教师、学生、行业、实习单位共同参与评价。
4.教师通过建立单元测试评价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通过建立核心课程的技能考核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
5.实践性强的课程均应进行技能考试,成绩按比例汇总入总分。
6.临床实习阶段实习基地要对学生在每一岗位的表现情况进行考核,并在实习手册中填写“临床实习考核表”。临床实习各科出科考核全部通过后,记为合格。
7.毕业考试课程为专业综合考试。
(七)质量管理
1.建立和完善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实现人才培养规格。
2.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专业教研室将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毕业要求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且成绩合格,体质健康测试达到合格及以上标准,修满本专业规定学分。